“儋州粽子现象” 背后是政府担当
2016-11-30 11:20:03 来源:海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儋州粽子深受市民游客欢迎。

标准化生产让儋州粽子品质有保障。
11月28日,在三亚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饭店业大会上,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儋州市中国“粽子美食之乡”的称号。评审专家认为,儋州市首创了由政府强力打造“粽子美食”这一品牌概念和行动,带动当地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把发展特色美食产业和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等工作紧密结合,收效显著。
显而易见,儋州获得这样的荣誉是实至名归。数字最有说服力,儋州粽子销售收入:2013年6000多万元;2014年9000多万元;2015年突破1亿元;2016年达到2.19亿元。今年初,儋州粽子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在海南众多地方粽子品牌中,也是独此一家。
一个传统的小吃,一种各地都有的食品,被儋州做成一个特色品牌,成就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这不是偶然的,被业内称之为“儋州粽子现象”。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儋州粽子上规模做品牌成产业,正是儋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动传统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结出的硕果。
为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儋州市提出“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推出以儋州粽子、儋州黄皮等为代表的九大特色品牌农业建设。每年从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品牌农业发展基金,其中,仅粽子每年宣传推广费用就达200万元。这样的力度,不仅在海南,就是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儋州粽子成为海南惟一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儋州成为全国惟一的“中国粽子美食之乡”,这只是儋州品牌农业发展的成果之一。儋州粽子现象,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天,儋州粽子发展成为一种现象;明天,儋州品牌农业发展也会成为一种现象。(周月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儋州粽子的品牌化之路
下一篇:冬季花卉 迎来销售旺季

评论排行
- ·手机农业科技110 系统(...(4)
- ·海口大坡服务站(2)
- ·文昌举办农业科技110手机...(1)
- ·香料饮料服务站技术员应...(1)
- ·乐东县科技110快速反应 ...(1)
- ·苦瓜高效栽培技术(1)
- ·八所镇挂职科技副镇长组...(1)
- ·龙江服务站(1)
- ·三门坡服务站(1)
- ·隆苑农庄(1)
- ·新和农庄——马来绿(1)
- ·买个爱心冬瓜 免费配送到家(1)
- ·“紫娘喜”再夺“荔枝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