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
2016-01-28 14:19:15 来源:海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原本贫穷的什寒村吃上“旅游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关键词脱贫攻坚战
海边,顶级酒店、高档别墅鳞次栉比;山里,仍有贫困农民住在危房,衣着打补丁。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成长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然而与全国一样,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省还有47.7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20万人需巩固提高,有5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些贫困人口,需要怎样的牵引力和助推力,才能与全省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树立“大扶贫”理念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但是,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且致贫原因复杂多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儋州,地处西部干旱地区,拥有5.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省人大代表严朝君说,打好扶贫攻坚战,要层层签订责任书、立军令状,建立“市领导包村、全市干部包户”,选派驻村工作组,把全市干部打造成脱贫攻坚的铁军。
干部进村入户,就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省人大代表吴伟雄说,要摸清贫困人口的家底,才能拿出有效的扶贫办法,要建档立卡,并且要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要进行一次回访,看看有什么变化。
省政协委员邓泽永也认为,干部遍访贫困户,一户一策,才能让全面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吴伟雄说,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基础设施要完善、产业要发展、剩余劳动力要转移,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来努力。“仅产业扶贫,就涉及到技术、资金、市场等环节。”
省人大代表揭晓强也表示,要树立“大扶贫”理念,整合资金,统筹解决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如生态核心区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以及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工程移民等历史遗留问题,要更多地运用“整村推进”的手段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选准脱贫致富引路人
儋州市木棠镇,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是儋州有名的贫困地区,然而就在这块贫瘠之地,铁匠村却创造了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的“奇迹”。
“铁匠村的发展,有政府扶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铁匠村人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省人大代表李巨川说,铁匠村耕地少,也不种植花梨木,但是将花梨木工艺品卖到全国,已经闯出了市场。“如果贫困户自身没想法,存在等靠要思想,再多的扶持,也是年年扶贫年年贫。”
省人大代表邓运周也认为,脱贫的核心因素归根结底在于群众。他建议,要带农民到外地参观学习,看看产业发展好、脱贫致富较好的村庄是什么样的,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分批分类去进行扶贫,先扶持有劳力、有发展欲望的群众脱贫。
李巨川则建议,要加强“农村软实力”。目前,我省不少村干部老龄化严重,思想观念滞后,不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应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经验、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成为村干部,带领村庄发展。
“今年‘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始,要选准配强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引路人。”邓运周说,可以让选上的“村两委”干部到乡镇政府跟班学习,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不仅脱贫,还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扶持的政策也要有针对性。”省人大代表杨松仕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十大精准脱贫举措,是很到位和全面的。部分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因为随着人口繁衍,人均耕地面积少,因此可以通过教育让他们的下一代到城里就业。至于老一辈农民,以及土地较多的农户,还是需要依靠农业发展来脱贫。”
省政协委员黄文胜说,农业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很大原因是技术问题。建议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村生产经营实践中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实施旅游扶贫,可以提升农业附加值,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省政协委员王惠仙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扶持提高贫困人口的旅游从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在制度上设计保证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赋权机制、旅游咨询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培训机制。(记者 况昌勋 李佳飞 通讯员 陈思国 1月27日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农民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下一篇:居高声自远 儋耳美名扬

评论排行
- ·手机农业科技110 系统(...(4)
- ·海口大坡服务站(2)
- ·文昌举办农业科技110手机...(1)
- ·香料饮料服务站技术员应...(1)
- ·乐东县科技110快速反应 ...(1)
- ·苦瓜高效栽培技术(1)
- ·八所镇挂职科技副镇长组...(1)
- ·龙江服务站(1)
- ·三门坡服务站(1)
- ·隆苑农庄(1)
- ·新和农庄——马来绿(1)
- ·买个爱心冬瓜 免费配送到家(1)
- ·“紫娘喜”再夺“荔枝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