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海口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更足了
2017-10-29 09:17:00   来源:海口日报   评论:0 点击:

十九大报告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昌福村整合土地新建养蚕基地  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
十九大报告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昌福村整合土地新建养蚕基地
\

  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27日上午,在海口大致坡镇昌福村一处复垦的土地上,昌福村第一书记马良森正指挥施工机械挖土、犁地,村里的养蚕基地建设热火朝天,下个月将种上桑树苗。

  “再延长三十年”打消顾虑

  昌福村是海口整村推进扶贫的重点贫困村,人少地多现象较为普遍,农民空有大片土地,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和技术去种植和打理,导致不少土地撂了荒。“将分散的土地连在一起,规模化生产,才能提高土地收益,实现农民增收。”马良森说,村里的气候和土质适合种桑养蚕,村干部和贫困户多次到琼中等地考察学习,规模化种桑养蚕成为昌福村产业扶贫的新计划。

  整合土地成为新建养蚕基地的一大难点。“土地承包还有几年就要到期了,我把地租给合作社,怕到时时间到期土地拿不回来了。”虽然看好养蚕前景,昌福村贫困户李书丰心里还是很有顾虑。负责投资的乡贤黄世光同样存在顾虑:基地前期投入的得数百万元,租地养蚕要想产生稳定的效益,土地承包也得长期。

  “十九大报告彻底打消了贫困户和投资企业的担忧,为发展产业扫清了‘障碍’。”马良森说,昌福村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模式,村干部带头创办的专业种养合作社近日正式挂牌,实现贫困户 “抱团”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脱贫。目前,已有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3名贫困人口全部加入合作社,另外还有31户农户计划参加种桑养蚕产业。

  贫困户脱贫更有信心

  据黄世光介绍,根据多次市场调查,合作社发展种桑养蚕很有市场,今年底种好桑树苗,建立专门的孵化蚕蛹空间,明年上半年可以产生收益,除了有蚕茧外,还可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如桑叶可以当绿色食材卖给餐馆,桑葚药用价值可以泡酒等,每亩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到10000元。

  “咱们脱贫更有信心了。”45岁的贫困户冯推愿对参加合作社充满了希望:出租土地有租金收入,养蚕基地建成后每年都有固定的分红,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每天可收入120元左右。据马良森介绍,目前,合作社共整合了200亩土地,接下来发展成熟,将扩大养蚕基地规模,计划三年内达到1000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海口大致坡镇委副书记林芳武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将持续发扬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决胜全面小康。据了解,大致坡一共有137户贫困户共499人,截至2017年上半年已经脱贫112户共399人,剩下25户共100人将在年底实现全部脱贫。(记者 曹马志 特约记者 梁崇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心擦亮五指山红茶品牌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