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渔村变成“旅游区”居民家门口吃“旅游饭”
2017-10-24 09:06:29 来源:三亚日报 评论:0 点击:


林峰返乡自办的亚强水上餐厅外景。
他们,是藤海社区(原后海渔村)的普通居民;他们,依托于蜈支洲岛旅游区,在家门口做起了旅游生意,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当然,我们会守护好家乡的一花一草,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期盼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这里旅游。”
大学生辞去深圳工作
在家门口开起了海鲜排档
清澈干净的海面上,川流不息的小船、络绎不绝的人群……10月20日傍晚,太阳刚刚落山,藤海社区的后海渔排上异常热闹。“两位记者麻烦你们稍等我一下,我先把他们送到岸上去。”晚上6点多,亚强海上餐厅负责人林峰急忙开着自家的电动船将用完餐的客人送走。等他将船开回来时,记者看到船上又载了6名前来用餐的游客。
“三年前,我从深圳辞职回来,和三个朋友一拍即合,开了这个海鲜排档。本以为第一年会亏本或者不赚钱,没想到还盈利了。”林峰刚接完客人,便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由于海鲜排档店靠近蜈支洲岛旅游区,又是临海餐厅,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旺季的时候,电话是从早接到晚,不断地有客人打电话来预约。”林峰说,即使是淡季,一天也可以接待几十位游客。“比在深圳上班拿工资强多了,还是自己开店才有成就感。”
每天早晨,林峰都早早地到店里,等待打鱼归来的渔船,然后挑选顾客常点的各种鱼虾贝类。“上午10点左右渔民才回来,但我都会提前到,希望能要到‘好货’。”林峰说,即使辛苦点也要保证提供给客人的是最肥最好的海鲜。
“之前就听朋友说过三亚的后海渔排,今天来了感觉很值。不仅风景美,环境好,海鲜也很美味,出乎我们的意料,尤其是疍家人的‘打边炉’很有特色。”第一次到三亚旅游的张依涵开心地与家人视频,给他们看三亚的“海上人家”和各种大鱼大虾。
由于晚间生意太忙,林峰不得不去招呼客人点单捞海鲜。记者注意到,他给客人捞完海鲜后,又用捞网去门前捞了几下。“刚看见有个烟盒和塑料袋漂在海上,顺手去捞上来,免得影响环境,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林峰的这个小举动在他看来已是一种习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说了,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只有生态好了,水质好了,我们的海鲜才能养得活,生意才会越做越好。”林峰看着店里红红火火的生意,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住宅楼变经营场所
做生意、生活两不误
到后海游玩的游客,常常还会去寻找海南本土菜肴。逐渐地,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找地方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2011年,年仅23岁的小伙子扬兴庆发现了一丝商机,于是与家人商量,将自家的一楼做成餐厅,主打海南菜对外经营。
“那时候来吃饭的游客就挺多了,我白天在蜈支洲岛上班,晚上回来帮妈妈打下手负责收银。”扬兴庆说,因为餐厅就在村口,离景区比较近,游客只要往村里走一点就能看到,加上又是海南本土菜,价格也比较实惠,所以特别受欢迎。
10月21日,三亚日报记者看到,扬兴庆家的住宅楼共有四层,经营餐厅的一楼面积大概60平方米,里面摆了6张4人桌和一张10人坐大圆桌,墙面上还贴有各种文化装饰,整体感觉小清新。“后来由于客人增多,我就辞去了景区的工作,专心回来经营餐厅。”扬兴庆说,2013年,他和妻子都辞去了景区的工作,回来后就一心想着怎么把生意做得更好,把服务和菜品做到让客人都满意。
“晚上的时候特别忙,有些客人来了看到满位会坐在外面等,但有些客人等不及就去别地了。所以我想今年有机会再扩大经营规模,把楼顶装修一下,准备做烧烤,给客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扬兴庆从来没有想过会在家门口经营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这一切都得益于家门口有景区有游客,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给自行创业的村民提供大力支持。
像扬兴庆这样把住宅楼改成饭馆在家门口就吃上“旅游饭”的居民,还有陈广,他把自家的住宅楼改成民宿出租。不仅如此,他还带着亲戚朋友一起做民宿发家致富……“党的十九大报告非常鼓舞人心,为我们绘就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陈广咧嘴一笑,继续帮朋友装修民宿……(记者 汪慧珊 袁永东 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播下扶贫萝卜 走上致富新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

评论排行
- ·手机农业科技110 系统(...(4)
- ·海口大坡服务站(2)
- ·文昌举办农业科技110手机...(1)
- ·香料饮料服务站技术员应...(1)
- ·乐东县科技110快速反应 ...(1)
- ·苦瓜高效栽培技术(1)
- ·八所镇挂职科技副镇长组...(1)
- ·龙江服务站(1)
- ·三门坡服务站(1)
- ·隆苑农庄(1)
- ·新和农庄——马来绿(1)
- ·买个爱心冬瓜 免费配送到家(1)
- ·“紫娘喜”再夺“荔枝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