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外来媳妇的脱贫账本
2017-05-25 09:23:30   来源:海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108元移动套餐费,5.04万元盖新房,两头猪收入1800元……浪论村新貌 (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供图)浪论村旧貌  108、50400、1800……...
108元移动套餐费,5.04万元盖新房,两头猪收入1800元……
 
\
\

浪论村新貌 (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

浪论村旧貌

  108、50400、1800……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字,对于刘桂芳来说,是一组组生动的影像,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承载着她生活的艰辛、喜悦和希望。

  在群山环抱中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大炎村委会浪论村,“外来媳妇”嫁进浪论村27年,不仅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也用一组组数字在心里记下一本账,来见证着生活走出贫困走向富足的变迁。

  108元,这是刘桂芳最近提起最多的数字,每当说起,她总是满脸笑容。

  “每个月只需108元移动套餐费,家里宽带有了、手机4G信号有了,网络一通,村里还有人做起了微商。”刘桂芳笑道,从前的浪论村别说上网,打个电话尚且嘈杂,看电视都得靠“锅盖”,每到下雨天,大家都要和电视雪花作伴。

  截至上个月,昌江和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累计投入910万元资金,在王下乡新建了80.9公里光缆顺利铺进了浪论村,不仅解决了光宽带进入王下乡的“最后一公里”,也改变了村里人的生活方式。

  村民林德良就利用光宽带入户的机遇,把土蜂蜜卖到了每斤150元,进山采一次蜜便能有2000元的收入,挥手告别贫困。而刘桂芳也从原来跋山涉水外出采购,到如今坐在家里点点手机便能在网上下单。

  “家里的家具、彩电都是在京东上买的呢,想不到还能直接送货到王下。”说起自己的新家,刘桂芳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5.04万元,是刘桂芳家最大的单笔开销,但她却花得爽快,更有些自豪。

  那是在2015年,昌江启动了浪论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用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村民筹一点的方式,给全村64户村民盖上了新房。2016年1月8日迁入新居的那天,刘桂芳直言5.04万元这笔钱出得值。

  “虽然积蓄都投了进去,但县里的好政策让在读职校和初中的孩子们学费生活费几乎全免,每个月只需300元生活费,住进新房心也定了,要想办法好好赚钱致富啦。”房子有了、路通了,孩子上学的压力没了,刘桂芳身上的担子也慢慢轻了。

  还记得刚嫁到浪论村的日子,住的是茅草土坯房、过的种植山兰糊口的苦日子。“不管是种菠萝还是种橡胶,交通条件差,怎么都卖不出去。”刘桂芳回忆道,那时候的村子里,每个月开销收入不过是四五十元,见过百元大钞的村民都没几个。

  而1800元,是让刘桂芳感觉到苦尽甘来的一个数字,也是让她流过泪的数字。

  2014年,水泥硬化的公路修进了浪论村,让这个深山穷村与外界相连,也是在路修通的那年,昌江给浪论村的每家每户发放了8只猪苗,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待到年底,刘桂芳家里卖掉的两头猪,给她带来了1800元的收入,她清楚地记得,收到钱的那天她兴奋得睡不着。

  养殖业敲开了村民的致富门,昌江趁热打铁,在2015年又给浪论村的村民每家每户发放了100只山鸡苗,着力改善浪论村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而通向村外的路好走了,刘桂芳家种植的芭蕉也有了销路。“每斤1块5的价格虽然不高,也总比烂在地里强。”刘桂芳笑道,有生意头脑的村民,还把芭蕉拉到石碌镇上卖出4元的高价,收入更为客观。

  增收的路子有了,浪论村的市场也繁荣起来,开始有商贩拉着新鲜农货进村售卖,刘桂芳一家过上了买菜做饭的日子。

  如今坐在自家门前的小院子里,刘桂芳喜欢时不时拿起手机跟孩子们视频通话,放在以前,这是她从没想过的场景。

  而随着光宽带的开通,浪论村所在的王下乡,越来越多村民开始把自养自种产品放在网上销售,昌江也将旅游产业开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也写入了下一步计划。

  “用手机看看直播、和孩子聊聊天,要说还有担心,那就是每个月话费不止108元了,但现在咱们敢花!”刘桂芳笑着说。(记者 刘笑非 通讯员 李德乾5月24日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儋州粽子在2017年海南名粽展销会受市民游客热捧
下一篇:众手“编织”菜篮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