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扶贫“好方子” 找准致富“好路子”
2021-03-03 10:11:26   来源:海南日报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杨小锋:  2021年3月2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嘉奖的喜悦还在,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党支部书记...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杨小锋:

  2021年3月2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嘉奖的喜悦还在,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党支部书记兼第一书记、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小锋已回到岗位上,与大伙一起谋划今年的生产和生活。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能获此殊荣并参加国家最高规格总结表彰会,近距离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倍受鼓舞。未来,我有信心和乡亲们一起,让那受村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杨小锋说。

  自踏上扶贫这条路,杨小锋始终坚守在那受村,发挥基层干部“尖兵”作用,凝心聚力,带领群众苦干实干,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全村132户544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18667元。

  把脱贫之脉

  位于海南省三亚西北部山区的那受村,距离市区约50公里,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这个总人口仅2371人的黎族苗族村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却有544人,占总人口的22.9%。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杨小锋不但没有半点退缩之意,反而主动请缨,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在他看来是践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最好“战场”。

  “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沉下心来,想办法,做实事,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一个都不能掉队。”杨小锋说。驻村后,他一次又一次上门走访村民,摸底排查,调查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做好做实,并及时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

  经过多地走访,杨小锋发现,一个“旧”字阻碍了那受村农产业发展。“农户依赖祖辈传下的经验种田,品种旧、技术旧、思维旧,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杨小锋说,村中耕地面积不多,而林地面积广阔,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发展多元化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脱贫之难

  “阿军,最近怎么样?种植有没有遇到难题?”“挺好的,就是农活比较忙。”如今,那受村村民苏真军家的产业越做越大,日前杨小锋来到田地,查看农作物的长势。

  在杨小锋的引导和帮助下,苏真军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获得不错的收入,不仅成功脱贫,还装修了房子,购买了皮卡车和旋耕机,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在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是关键,直接关系到农民的“钱袋子”。作为农学博士,杨小锋驻村之后发挥特长,着力做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致力推广农业科技,“如果技术应用得好,农产品的产量就会更多,质量也会更高,那么老百姓获得的收益也就更多。”

  杨小锋也意识到,说得再多也不如让村民们看到技术应用的好处,尝到甜头了,大家自然就会接受和重视。杨小锋首先找到的,是脱贫致富意愿较为强烈的苏详海和苏其文。

  2019年,杨小锋将嫁接苗技术及移栽苗器使用技术传授给苏详海,让他当年的青瓜产值达到7万多元,远高于其他村民;苏其文则在杨小锋的指导下,将百香果“平顶种植”改成“垂蔓种植”,提高通风透光度,还将肥料从三元复合肥改为高钾复合肥,并在果地养鹅增肥,实现百香果亩产翻番,一年赚5万多元。

  固脱贫之本

  村民们尝到甜头之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兴头也更高了。此时,杨小锋认识到,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眼前,更要注重长远。针对那受村的实际情况,杨小锋制定产业帮扶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协调“短—中—长”三项产业滚动发展。

  “短期产业,就是发展豇豆、青瓜、黑皮鸡枞、玉豆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作物;中期产业,瞄准百香果、五黑鸡、黎药南药等需要进行较长时间培育的中期产业;长期产业则是菠萝蜜、槟榔、榴莲蜜等需要3年至5年培育期的经济作物,延长收益链,进而形成‘短期见成效、中期有收获、长期有保障’的产业发展格局。”杨小锋介绍。

  这几年来,在杨小锋的带领下,那受村整体推进“五带一自”扶贫模式,积极发展畜禽养殖、蜜蜂养殖、热作果蔬种植、食用菌种植、南药种植等产业,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扶贫产业体系,不断探索多元化产业扶贫发展方式,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小康梦”。

  如今,那受村的贫困户脱贫了、群众致富了,那受村的路更宽了,灯更明了,杨小锋的皮肤,却晒得更黑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杨小锋说。

  (记者 李艳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撑开扶贫致富伞 擎起东方一片天
下一篇:一颗桑葚果延长致富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