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帮扶拔穷根
2020-09-18 09:34:26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省澄迈2020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359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4个2020年9月15日,俯瞰澄迈文儒镇槟榔环保加工厂。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
海南省澄迈2020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359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4个
\

2020年9月15日,俯瞰澄迈文儒镇槟榔环保加工厂。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王家专 图/文
\

九月十五日,工人们正在海南永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分拣槟榔干果。

  高温蒸煮、蒸汽炙烤、分拣打包、入库冷藏……2020年9月17日,在位于海南省澄迈县文儒镇的槟榔环保加工厂内,一颗颗青色槟榔果经过十余道工序后,变成深棕色的干果,等待售往市场。

  “这几天槟榔市场价格正好,不愁卖,不少收购商找上门来!”看着眼前忙碌景象,文儒槟榔环保加工厂负责人陈明乾高兴地说,文儒槟榔环保加工厂是澄迈今年投建的扶贫产业项目之一,槟榔市场价格越好,村民们的收入就会越多。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澄迈通过因地施策找路径,安排就近就业,打“组合拳”等多种方式实施产业扶贫。2020年,澄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359.8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4个,其中组织化项目75个(村集体项目40个),散种散养类项目19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因地施策 找准致富门路

  从动工到投产只花了4个月,这个纪录是文儒槟榔环保加工厂项目创下的。

  “项目建设方与文儒镇签订协议,3个月内厂区建设完工,正好赶上2020年槟榔收获季,也为了让大伙能尽早上岗、尽早增收。”海南省澄迈县文儒镇党委书记蔡笃汉说,海南省澄迈县作为我省槟榔主要产地,仅文儒镇槟榔种植面积达3.8万亩,年产槟榔青果2800多万斤,位居澄迈县首位。全镇682户脱贫户,家家户户种有槟榔。

  过去,由于澄迈尚无一家槟榔环保加工厂,每年大量的槟榔青果运往外地加工,成本高且收购价格不稳定,贫困户槟榔收入难以保证。此外,一些农民采用土法熏烤槟榔,造成环境污染。

  蔡笃汉介绍,加快建设文儒槟榔环保加工厂另一现实问题是,文儒镇产业规模小、效益不高,在疫情影响下,发展短板尤为明显,成为脱贫攻坚整体工作的一个短板。抱团发展,整合资金上马有一定规模的项目是壮大文儒镇村级集体经济和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的必然选择。

  说干就干,缺什么补什么。2020年4月底,文儒镇整合13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下定决心打造一个镇级产业项目,成立海南北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由“致富带头人”、文儒镇坡尾村党支部书记陈明乾担任董事长,辖区内1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股东。

  平整土地、安装水电、招商引资……在澄迈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关注下,文儒槟榔环保加工厂建设有序推进,并引进海南永晟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办厂。8月初,一座占地25.6亩,包含6条生产线的加工车间、干果分拣车间、冷库、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员工宿舍食堂于一体的槟榔加工厂建设完工。

  “以前摸不到发展门道,现在有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支持,13个村委会通力合作,又引入公司的现代经营理念加工槟榔,心里亮堂了、有底了!”陈明乾说,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槟榔青果1000万斤,产值达6000多万元。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可收到可观的固定分红。

  就近就业 确保稳定增收

  在干果分拣车间,文儒镇文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海波坐在分拣台前,手指翻飞,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棕色的槟榔干果分成大、中、小三类,分别投入不同包装袋。

  “前两个月试用期3500元,包中餐,熟练了按计件算,工资更高,比上大城市里工作还好。”陈海波说着,手上的活不停。陈海波以前不是没想过务工,但当地就近转移就业机会少,去外地又放不下两个年纪尚幼的孩子。现在,她每天骑电动车上班,路上用时不到20分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贫方式。文儒镇贫困户682户3435人,其中2082劳动力中,超过一半长期在外务工,还有一部分像陈海波一样的妇女在家务农。近年来,文儒镇谋划了大边村服装加工厂、蛋鸭养殖基地等产业项目,提供了不少扶贫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早些年迫于生活压力,53岁的曾德青背井离乡在湖南以及海南万宁、琼海等地从事了10多年的槟榔加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曾德青一直在考虑回乡发展。随着文儒槟榔环保加工厂建成,澄迈有了首座槟榔加工厂。曾德青抓住机会,回到家乡工作。

  “年收入十多万元,不比在外面打工差,知足了!”曾德青自豪地说,因为自身工作经验丰富,他被推选为厂长。

  “槟榔加工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等困难人群。”澄迈县文儒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康冰介绍,自9月初槟榔环保加工厂投产后,已经招收了70余名村民,参与槟榔选果、车间操作、保安、厨工等工作。随着加工厂平稳运行,还将辐射澄迈县南部片区,屯昌县新兴、西昌、屯城周边,带活地区槟榔收购、运输行业,带动周边餐饮行业。

  打“组合拳” 促进长效发展

  扶贫需要扶根,“输血”更要“造血”。自2016年以来,澄迈县投入扶贫资金1.99亿元,打造种植养殖类、加工类、乡村旅游类等产业扶贫项目共502个,实现组织化产业帮扶全覆盖,每个贫困户都有稳定的增收产业。

  “立足长远发展,就要运用多方力量,推进当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打出产业扶持组合拳。”澄迈县农村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澄迈县制定《澄迈县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选择、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加强对村集体项目指导和监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制定《2020年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对2019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间,家庭年度经营性纯收入超过(含)40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奖励1000元用于发展生产。

  同时,澄迈县深入挖掘乡村自然资源、特色产业、红色文化、产业能人等优势资源,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党支部+企业+村集体+基地”“党支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等模式,发展更多的党员群众成为“生产者”“带头人”。并组织“农老师”服务团通过“一对一”或集中培训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引导参与劳务用工等。

  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面盘活村集体资产,集聚多方资源推动产业兴建、产业培训、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已成为澄迈县各乡镇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今,澄迈各类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村民奔小康的愿望更强烈。

  (记者 余小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建设乡村路 助脱贫攻坚
下一篇:澄迈举办返乡创业论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