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二十载 育出香甜致富果
2020-05-14 10:24:01   来源:海南日报   

22年持之以恒,海南省纪委监委一步一个脚印帮扶海南五指山毛道乡村民脱贫致富  海南省五指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扶贫产业基地持续带动贫...
22年持之以恒,海南省纪委监委一步一个脚印帮扶海南五指山毛道乡村民脱贫致富

  \
海南省五指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扶贫产业基地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情况的监督。图为工作人员在毛道村百香果基地了解该基地带动贫困群众务工就业情况。通讯员 汪洋 摄

  “看,这都挂上果了,最快的一批5月底就能上市。”5月9日,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道乡毛道村村民黄启芳不顾炎热,在离家不远的百香果基地里忙活着。放眼望去,120亩百香果在烈烈骄阳下显得格外油绿,生机盎然。

  香甜的果实是黄启芳等村民们的“致富果”,它在五指山的山间里“写”下了一个丰收的故事,更见证了一段22年坚守如一的帮扶情。

  1998年6月,当时的海南省纪委积极响应海南省委、省政府号召,牵头联合多家单位进驻海南五指山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毛道乡,在红运村开展定点挂钩扶贫工作。22年来,从红运村到毛道村,海南省纪委监委没有忘记帮扶的初心,始终如一心系毛道,不遗余力推进扶贫,一批接着一批扛起责任,连续派出20批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共42人次扎根帮扶毛道乡,累计引进扶贫资金1.6亿元,用于交通、农业、教育等多方面建设,干出了经济实效,赢得了百姓口碑。

  这是一份事业,它履行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一份关切,它承载的是一份心连心的情怀。22年初心不改,脚步不停,省纪委监委与毛道乡人民携手走出了一条敢于创新、别具特色的脱贫致富路。

  敢闯敢干 产业路子越走越宽

  早在百香果基地做工前,黄启芳主要靠种植橡胶为生,时不时外出打点零工。这,也是以前毛道村村民们的生活写照。

  “2000年时的毛道乡主要种植‘老四样’——橡胶、益智、槟榔和瓜菜。当时的帮扶工作就是给钱、给物这样的传统方式。”海南省纪委监委驻毛道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敏在20年前就作为省纪委驻毛道乡工作队中的一员来到这里,2019年初,他再度回到毛道乡参加扶贫工作。

  眼下,毛道村重点将百香果产业纳入“一村一品”发展格局进行培育,通过土地流转,采取“村委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将闲置的荒地有效整合,建设120亩规范化百香果示范基地,带动农户280户,每户每年增收1800元。

  从传统种植到基地化种植,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扶智与扶志,多年来,海南省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脱贫工作不同阶段的需求,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纪委的支持与配合下,联手毛道乡党委、政府推动毛道乡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产业构成多元、发展后劲持续的新格局。

  在发展“一村一品”的同时,毛道村五指山猪、黑山羊养殖等多个示范点带动农户增加收入,两处光伏产业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目前已并网发电。产业组织化率100%,全面实现“五带动全覆盖”,有效为贫困户增产增收。

  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海南省纪委监委扶贫干部和乡里干部还一同探索出了多个全省“第一”,如为村民引入橡胶期货、价格保险、“村委会+企业+贫困户”的村企合作模式、“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基地带动模式等。

  2020年初,位于乡政府旁的五指山鸿泰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增收项目,在全省也不多见。

  “在此之前,五指山市没有一家汽车检测中心。现在,这家检测中心不仅方便了海南省五指山市和周边市县的机动车检测,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毛道村脱贫致富辟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海南省纪委监委驻毛道村委会第一书记黄叶军说。

  为了引进检测中心,扶贫干部在五指山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积极帮企业做好前期工作,同时协调海南省市相关部门高效审批,努力当好“店小二”。如今,该检测中心招用的20多名工作人员全部来自毛道村贫困户,实现了村民们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愿望。

  为了盘活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海南省纪委监委、五指山市纪委监委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往毛道乡调研指导。2014年,海南省纪委扶贫工作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9年被授予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据悉,2019年,毛道乡农业生产总值9926.9万元,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9.68元,同比增长8.2%,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75%。毛道乡用它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数字,成为我省脱贫攻坚战中的鲜活范例。

  共建共荣 乡村风貌日新月异

  “那个时候,你如果穿着一件白衬衣,开着摩托车在乡政府门前的土路上走一趟,立马就会变成灰衬衣。”毛道乡乡长王兴讲起自己2005年刚到乡里上班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曾几何时,毛道村村民最怕下雨,流经村里的南圣河水位一涨,因为没有桥梁连接,村民们便只能望着对岸干瞪眼。

  怕下雨的,还有毛道村委会空共下村的村民们。全村茅草屋紧邻河道而建,逢雨必淹。2017年,海南省纪委协调资金支持,竭力推动搬迁,空共下村村民顺利完成了生态移民安置,整体迁往河岸边高地势区域。这一“搬”,不仅避免了水淹,也为空共下村“搬”出了全新的乡村风貌。除了一家一户的小楼房,水泥路、路灯等一应俱全,大家还在公共区域墙面上绘制民族风情图画。如今,这里还开起了富有黎族特色的毛道乡合亩制民俗展览馆,展示村民们制作的黎锦、藤编制品。村里还修建了旅游厕所,准备借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吃上“旅游饭”。

  2017年,毛道村获得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荣誉,2019年获得国家森林乡村、海南省级卫生健康村、三椰级旅游乡村荣誉称号。美丽的乡村景观,干净靓丽的村落,精神焕发的村民,让这里成为省内外媒体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典型。

  走在如今的村里,看着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及连通外界的路桥,王敏深有感触地说:“光是环境越来越好还不够,扶贫干部还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从解决温饱到引导产业致富,要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可持续的“造血”功能,必定要求教育的发展也要跟上。2010年,海南省纪委牵头成立毛道乡希望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全乡的贫困学子。扶贫干部积极帮助对接省市学校,将村里的孩子送去读书。

  不仅如此,还引导群众改变陋习,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建立爱心扶贫超市……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出现雏形之时,海南省纪委监委扶贫干部不松劲、埋头干,在“软件”上精耕细作,提升百姓幸福感。

  “只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才能脚踏实地地干,谁不希望自己的家越来越美呢!”这是海南省纪委驻毛道乡扶贫干部的心声。

  一批接着一批干,一手牵着一手走。黄叶军、王敏两位驻村干部的妻子跟随而来,为的是让他们安心投入扶贫工作;前任驻村第一书记李朝和扶贫工作队队长劳文对每户情况倒背如流,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每一批扶贫干部都用他们的汗水在大山里写下奋斗的艰辛,也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用心用情 基层党建激发动力

  基层党建水平和质量直接关乎脱贫攻坚成效。“纪委监委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在扶贫工作中更应发挥政治优势,抓好党建,促进扶贫,充分发挥好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海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海南省纪委监委扶贫干部在乡镇干部配合下,从最基础抓起,以党员分类量化考核机制抓手,实现党建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党员的职责义务与脱贫攻坚、村容整治、矛盾调处等工作相结合。

  扶贫干部通过组织大家讲党课、建立党建学习园地等多种方式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用身边故事激励身边人,一场场乡村干部、脱贫正面典型人物巡回宣讲、定点宣讲,为毛道村营造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氛围。

  与此同时,来自纪检监察机关的扶贫干部紧盯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4月,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可一些村民总是有顾虑,不愿外出务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村委会干部主动“出击”,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在做好科普的同时,介绍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为他们开具所需证明,终于打消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扶贫更扶智,村里党员和干部的作风转变,带动着广大村民“变被动为主动”。“帮基础、帮产业、帮教育、帮思想、帮路子、帮党建。”毛道乡党委书记王昌江用“六帮”来概括海南省纪委监委这20多年来给毛道乡带来的切实帮扶。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这么多年来,我们感受到省纪委监委扶贫干部的思路越来越丰富,干劲越来越足,也在鼓励着我们不懈奋斗。”王昌江说。

  20多年过去了,毛道乡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大家“奔跑”的脚步并未停歇。“下一步,要在巩固好百香果、五脚猪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发挥毛道村的自然优势,结合实际推进农旅融合。栈道、民宿等都已经开始筹划,很快就会开工,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红火。”黄叶军介绍。

  2020年4月,乡里的百香果苗圃开始动工,从为市场种果到为市场育苗,毛道村的百香果产业正在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段延续了22年的帮扶正在培育着更香甜的“果实”。

  (记者 尤梦瑜 通讯员 詹君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达人果园直播 吃货线上嗨购
下一篇:放下锄头拿起手机 接受培训当“网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