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心20年 勤劳脱贫建家园
2018-07-11 08:10:49   来源:三亚日报   

林琴芳在查看发酵中的酒米林建元带记者看自家种的益智  由三亚市区取道槟榔河,沿着水源地曲折起伏的山路往腹地走,不出20公里,就到了天...
\
林琴芳在查看发酵中的酒米
\
林建元带记者看自家种的益智
  由三亚市区取道槟榔河,沿着水源地曲折起伏的山路往腹地走,不出20公里,就到了天涯区台楼村。路不远,但难行,弯弯绕绕,忽高忽低,车速稍稍快了些,便甩得人头晕。

  这里的山区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可是崎岖难行,交通不便,想要富起来,也真不容易。台楼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到2016年,全村还有18户贫困户和45户巩固提升户。

  车子路过一片槟榔林,顺着林地中一条窄小的土路一拐,便隐约看到了一处农舍,掩映在菠萝蜜树和槟榔树下。在区帮扶单位天涯区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三亚日报记者来到了台楼村林家二小组“回头看”脱贫村民林建元一家的林中家园。

  “他家可干净了,进屋子要先脱鞋子的哦。”工作人员笑着给记者先“打了预防针”。

  ●山乡林间

  住了一户“洁净人”

  这是一幢如今乡村里常见的一层平顶房,方方正正的,背靠着种满槟榔树的山林坡地,又隔着一片槟榔林面朝着公路。屋子周围还没有硬化,前两天刚下过雨,有些泥泞。好在屋前搭了一个偌大的铁皮雨棚,黄土院坝上干干爽爽的。这里显然是餐厅,摆着张圆木桌,有几张椅子。院坝里最醒目的是几个大大的圆罐子,干干净净地用塑料布包裹着。瘦瘦高高的林建元说,里面储着新一季的稻米。这大概就是林建元一家一年的口粮了。

  踩在这个压得非常紧实、扫得全无沙粒渣子的黄土坝子上,记者已对这户人家心生好感,能把院子收拾得这么干净齐整的山里人家,在这些年走村串户的采访中,并不常见。身形与丈夫一般清瘦的女主人林琴芳说,她自己从小就爱干净,有了自己的家后,更是喜欢把家收拾得整齐干净。

  院坝已经这么干净,进屋子需要脱鞋,也就顺理成章了。记者脱掉鞋子,看了看门楣上贴着的红底黑字春联,“百花迎春添百福,万事如意纳千祥”,横批为“迎春接福”,还新崭崭的喜气如初。跟着林琴芳进了屋子,厅堂正位上布置着农家常见的供桌,靠墙摆着木制的长沙发,看不到什么家用电器,也就是些最基础的家用设施,但处处纤尘不染。厅堂两边是三间卧室,刚好住下夫妻俩和一儿一女。

  沿着屋内的楼梯上到屋顶平台。平台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以想见秋收时节,这里便是上好的晒谷场。平台迎着光照充沛的方向,架设着太阳能发电板。记者了解到,三亚实施的农村居民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基础上,还能同时享受三亚市政府连续5年给予的每度电0.25元的补贴。基本上,一户人家每年能得到不少于1000元的补贴。同时,为鼓励农村居民家庭积极参与及配合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项目建成后,市财政还将一次性给予每家农户3000元奖励资金。

  ●历时15年

  夫妻建起林中家园

  “这个房子,我们建了十几年呢!一直到去年底,区住建局给做了墙面批荡才算彻底完工,所以现在看着是崭新的。”听到记者误以为是新建房的问话,林琴芳连连摇手否认,笑容里,依稀有那些长远岁月里留下来的辛酸苦涩。

  林建元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长子,父亲虽然是当时的村支书,家境却也不比普通村民好多少。林琴芳嫁进来的时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几间泥巴茅草屋,家里穷得连盐巴都吃不上”。最初几年,公公忙于村务,弟弟们还小,地里的活计,就靠她和丈夫、婆婆三人操持,除了公公的工资和耕种几亩田地,没有其他进项,一天天熬的都是入不敷出的苦日子。

  大女儿林恋恋6岁的时候,小儿子林成兵也出生了。这一年,林建元的大弟结了婚,按照当地习俗,作为大儿子的林建元与父母分家单过了。“2003年,我们分出来单过,开始在这块家里分的地上盖自己的房子。房子没盖好前,一家四口就在旁边搭了个草棚子住着。那时候我们分得了8分稻田和坟山上的90棵槟榔树,加上老公出去打点零工,攒一点钱就买一点材料盖一点房子,也没有钱请工人,全是自己动手,盖了三年才封了顶。”

  房子封了顶,又正好林琴芳接受了绝育手术,得了大约60元营养费,一口糖都没舍得买,买了几包水泥,给屋里草草铺上了水泥地,一家人搬进了门窗都还没装上的新房子。“没有门窗,刮风下雨的时候,只能找些纸板顶着。这么又住了几年,后来靠着政府扶持的5000元,才装上了门窗。到了去年年底,区住建局又帮我们里里外外做了批荡和粉刷。”林琴芳说,早年与公婆合住的时候,政府的扶贫工作队就帮助建了房子,如今自家住的房子,也得到了政府的资助。“没有政府的关怀和照顾,我们是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的。”

  在这历时15年建起的林中家园里,林建元和林琴芳养育大了一儿一女。如今,大女儿林恋恋即将从海口的医护类中专毕业,小儿子林成兵也即将小学毕业。“儿子跟我说,想去市区里的学校上初中。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多少钱,还没敢松口。”看来,勤俭持家的夫妻二人又有了新的攒钱目标了。

  ●恩爱夫妻

  齐心协力勤劳脱贫

  跟记者聊完了“盖房史”,夫妻俩到了该忙农活的时间。这一天,他们要趁着晴天不下雨,采收已经成熟的益智仁,还要抽空除去槟榔林里的杂草。

  迷彩型的长衣长裤,长筒水靴加罩面头盔,是夫妻俩到林子里干活的基础装束,此外,林琴芳还会拎上一个很大的蚊香盒。“林子里蚊子太厉害,就是点着蚊香随身熏着,也总会被叮得到处是包呢。”林琴芳有些无奈地说。

  林子里有2000多棵槟榔是他们家的,其中1000多棵已经开始有收成。另外他们还种了1000多棵益智,年年都有收成。“一棵益智大概能结1斤果子。往年至少都能卖七八块一斤,有时候还能卖到十几块钱,今年的价格不知怎么跌了,卖不起价。”多年的各种种植营生,夫妻俩倒也习惯了价格的起起落落,语气还蛮淡定的。

  槟榔和益智,都属于长期性持续性产出经济作物,种下之后,只要养护管理得当,每年的收入就有了保障。“比以前种冬季瓜菜好多了。也没那么辛苦。”林琴芳说,2007年到2009年,他们租地种过几季瓜菜。两个人种三亩豆角,一季从下种到采收卖完,差不多就是三个月,每天没日没夜地下地干活,收摘的时候夜里一两点就要下地,摘到三四点,然后拉到崖城的瓜菜批发市场去,紧赶慢赶也只能赶个晚市,“菜价都掉了,心疼也没用,还是要赶紧卖出去,好早点回家,给孩子们做饭,养鸡养猪,收拾家务,也能多休息一会。”

  不再种瓜菜后,夫妻俩去附近农场的芒果园打零工。剪枝、施肥、打药、套袋、采摘,不论远近和工种,哪个果园需要人手,他们就去哪个果园,一个人一天能挣100多元。为此,家里添置了摩托车,“有些果园比较远,跑一个来回得几十公里。没有摩托车,连零工都打不了的。”林建元说。

  果园不需要零工的时候,林琴芳就在家里酿地瓜米酒。她酿的酒在这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有些村里的人还特地来学酿酒方法。“酿一批酒需要12天,我每次最少酿100斤,然后拉到收购的商店去,能卖400块钱。”

  或许是常年的辛苦劳作,林琴芳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前不久她在芒果园里突然晕倒了。去医院检查,还好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能就是太累了。”林建元的声音明显有些低沉起来。“他要我不要再出去干活了。可是你看他那么瘦的一个人,我要是不帮忙挣钱,怕他也很快被拖垮。儿子都还没上初中呢,不干活怎么行啊。”林琴芳看着这么多年来同进同出的丈夫说道。

  “他家的大女儿明年就中专毕业了,现在的扶贫政策越来越细致周全,就业也是其中的一环。我们在这方面会上心的。”天涯区帮扶单位工作人员表示。(本报记者 袁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进法治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借助电视夜校 推广“林下经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