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鹅文化墙

       仙生性乐观开朗,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达观的人生哲学,不许他失去人生的快乐,他曾对弟弟子由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市井乞丐,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于是像从前在黄州一样,他与各色人等交往,读书人、农夫,闲谈时就席地而坐。他养了一条名叫“乌嘴”的大狗,是海南当地的品种,平时不是有客人来,就是他带着狗到处逛。起初他住在官舍里,受到太守张中的优待。后来他被逐出官舍,而张中也为此遭革职。没办法,只能自己买地建屋。在椰子林中,当地的居民帮助他盖房子,简陋的三间,只够他和小儿子苏过两人住,他给新居取名“槟榔庵”。使章惇和苏东坡的敌人烦恼的是,他们竟无奈苏东坡何。因为无论到哪里,他都很快融入当地,  快乐逍遥。从《纵笔三首•其三》可以看出: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岛上难得好墨,苏东坡就自己制。杭州有一墨商说,他的制墨方法是在海南跟苏东坡学的,于是众人纷纷抢购,用后果然不错。后来有人问苏过。苏过说,我老爹那会制墨,有一次差点把自己家的房子都烧了,只得了一些碳条,那墨商可能是从别处学的秘诀,不过是借我父亲的名气罢了。

        1100年,二十四岁的哲宗驾崩,他弟弟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东坡结束了六年多的流放生活,从儋州经澄迈由雷州半岛渡海北归。他每到一处,总是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产生深厚的情感,知道他要离开,村民们十分不舍,纷纷摆酒设宴为他饯行。六月二十日下午,他到达澄迈,晚饭前,他在驿馆里与几名当地的官员和送行的村民喝茶聊天。忽然门外一片嘈杂,“乌嘴”也狂吠起来。原来是一位少年奉村长之命,赶来十数只大白鹅要送给苏东坡,让他带回中原。然而的确是不便携带,苏东坡再三辞谢。村长见无法强求,便让人宰两只鹅晚餐时让苏东坡尝尝,可谁知那平时极听话的鹅却怎么也抓不住,绕着坡仙转,好像知道他能保护它们。闹腾了半天,苏东坡也被转晕了,忙呼:莫抓!莫抓!去也!去也!老夫今晚吃东坡肉,吃东坡肉!那为首的官员与村长见东坡如此狼狈,忙命少年罢手,总算是给坡仙解了围。

        晚餐时,桌上真有“东坡肉”。切割方正的猪肉用稻草系之,香气扑面而来,东坡举箸食之,味美无比。然而他却说,正宗的“东坡肉”却不是如此烹制。必不可少的是酒和笋,酒能提升肉质,笋则吸收油腻,然后少着水,用文火煮之可得矣。所谓“柴头罨烟焰不起”是也!这是苏东坡当年在黄州发明的一道菜。初到黄州,他就发现黄州多竹,赞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还说:不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因为过了时令,无新笋,所以厨师用稻草代替,倒别有风味。苏东坡又讲了一些自己独创的烹饪与酿酒方法,传授了几种草药的基本用法,可谓宾主尽欢。想到第二天还要赶路,大家纷纷告退,让坡仙早点休息。

        终于北归了,静卧在竹榻之上,苏东坡却没有睡意,月色很好,他索性起来到月下漫步,这是他多年的老习惯了。不知怎的,看着月亮,他竟想起了六年前舟经湖口的那个晚上,原本他是想再登庐山的。1084年,他从黄州到九江,第一次登庐山,那是四月,正值江南雨季,山多云雾,山南山北转了十多天,也没能看明白。最后在西林寺题了一首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依旧,可是人呢?且不说结白莲社的慧远大师,就是当朝写下《爱莲说》濂溪先生也西去二十多年了。是啊!那篇短文里还提到了喜爱菊花的陶渊明,在海南的这些年也写了不少和陶诗,然吾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也不知在院中转了多少圈,恰好正达门前,他进屋睡了。

        第二天清晨,要启程了,驿馆外聚集了很多前来送别的人,昨天赶鹅的少年也在。苏东坡对那少年招招手,摸着他的额头问:小弟弟,你的鹅呢?那少年指了指远处的池塘。苏东坡又问,你的鹅有名字么?那少年说:没呢。这时村长插话了:要不苏大人您给取一个吧!苏东坡有了昨晚的散步思索,于是说:我看就叫白莲鹅,九百年后,海江潮涌起时,此鹅将天下皆知。
        为了纪念苏东坡,海南人此后便称此鹅为白莲鹅,澄迈也就成为白莲鹅的原产地。
                               
                                                                                                                                                         2012年5月15日于庐山
后记:
庐山博物馆有“鹅”字一幅;仙人洞对联为: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近日友人自海南来山,恰未去两处,而交谈中知澄迈有鹅且名白莲。特为文一篇以凑趣兼怀苏子。盖世人皆知坡仙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少知其流放海南之生活尔。